孙玉宁教授和他发明的封孔器材
他是一名教师,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他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深入生产一线,与煤矿工人一起劳动,不断有创新成果问世。他一肩两任,把理想播种在教书育人与科研创新的沃土之上,取得累累硕果:荣获国家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特等奖、获国家专利6项;主持完成省部级攻关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二、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教师”,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他就是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教授孙玉宁。
为学生他愿献出一切
“不仅学习、生活,就连我们平时心情好坏,他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提起孙玉宁,学生崔晚真诚地说,“他乐于为我们解决各种困难,甚至为我们提供生活费用。”
20多年来,孙玉宁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把投身教育事业作为生命升华的最佳支点。
“他总能及时指出我们学习上的关键所在,让我们明白该怎么做。”崔晚满含敬意地说,“有时为一个问题耽误他很长时间,但他从不厌烦,总是耐心讲解。”
“孙老师十分关心我们的科研情况,有一天,我忘了带手机,回去一看竟有他打来的18个未接电话。后来才知道他是问我的一篇论文情况,当时就让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04级采矿专业学生高李王告诉记者。
孙玉宁指导的专业实践性很强,他一直强调同学们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科研创新上有所突破。为此,他经常把课堂搬到车间、工地上,现场实践教学。
科研生命力在于思考创新
“科研上的成功绝非偶然,那是思考和创新的结晶。”孙玉宁总这样告诫他的学生。
1986年,孙玉宁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采矿专业并留校任教。1989年,25岁的孙玉宁提出了著名的矿井老顶膨胀理论,受到钱鸣高院士的高度赞扬,并特意向他发出参加煤炭工业国际会议邀请函。会上,钱院士当场宣读了他的研究论文,受到了大家的赞赏。
“实践是第一位的,只有到生产一线才能准确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孙玉宁说。为让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他经常与工人一起深入矿井劳动,获取第一手资料。
孙玉宁善于用心灵去感受科研。1999年到2004年,他一直专注于锚杆研制,经过一次次试验,他把加入树脂中的目标材料锁定在铁粉上,然而,当他兴奋地拿起试验锚杆丢在地上时,锚杆却砰然断裂了。“这种根本不具有韧性的锚杆怎么能在井下使用呢?”他又一次失望了。
一天,在煮饺子时,望着冒着蒸汽的锅,孙玉宁想,树脂中加入铁粉后易断是否由于内应力未得到释放造成的呢?随即,他把锚杆放入饺子锅中煮,这一煮解决了困扰他一年多的难题。
“失败往往是更大成功的开始。”孙玉宁说。2004年,他开始突出煤层打钻研究。然而,研制出的产品在实际应用时却出了问题。于是,他再次常驻矿上,连续多次下井跟班观察,终于在2006年提出了“突出煤层扒孔降温钻具及钻进方法”。
2006年,孙玉宁确定了煤层钻孔封孔的研究方向。其中,找到既有一定韧性又有一定膨胀性的材料是关键。为此,他试验了多种材料却毫无进展。一天,他在穿衣服时发现秋裤的缩口具有这种性质,他兴奋地当即把秋裤缩口剪下试验,著名的囊袋式注浆材料封孔器终于研制出来了,解决了困扰煤炭生产多年的瓦斯封孔难题。
用心去奋斗
“只要肯用心,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孙玉宁说。为了科研,他曾肩扛30公斤的实验模具步行数公里。
“科研任务忙时,吃饭都由他的研究生给捎过去。在他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节假日这几个字。”崔晚对孙老师的工作态度十分钦佩。
“他每天都在享受思考的快乐,常常达到忘我的境界。去学校接孩子总是走过了路也没意识到……”学生们对他十分了解。
谈到科研动力时,孙玉宁说:“科研靠的是精神、兴趣和坚守。要有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全面的知识结构、丰富的联想能力及强烈的好奇心。”“我希望能在3至5年内解决数百亿瓦斯放空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减弱瓦斯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为国家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作出贡献。”谈到未来的科研打算,孙玉宁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