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把成果转化、推广定型,工艺技术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做一个作业规程交给年轻人让他们具体实施;把煤矿井下的一整套技术和装备产业化,让企业受益。我要继续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有益于科技进步的事情,我希望能继续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看到他们到工作岗位上做出更多的成绩。”迎着清晨的阳光,河南省煤层气工程科技创新型团队学术带头人、河南省科学技术带头人与领军人物,苏现波教授,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入他的实验室,那里有他从考察地带回来的实验样本,那里有他最爱的学生,那里有他最热爱的教学科研事业……
苦中作乐,坚定地走在科研路上
1988年,苏现波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油田待遇优厚的工作,奉师命投身母校(焦作矿院)的建设与发展。“当时,煤田地质与勘查专业学生招生甚少,我入校的十年间,基本上没有给学生上课的机会。”苏现波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那十年,我就坚持读书,写论文,做研究,还跟着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一伟的团队搞石油领域的课题。经常深入我国西北的塔里木盆地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说到这儿,他感叹到,“那些地方很冷,人受苦也就罢了,就是总影响科研数据的收集。”身处气候苦寒的偏远地区,实验的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但是他仍坚持完成一项项调研任务,收集研究所需数据。这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极大地扩充了知识视野,为以后开辟煤层气地质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虽然在石油领域的研究已经作出了一定成绩,可他还是毅然决定去啃“煤层气”这块硬骨头。“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1990年前后),连煤层气是什么都不清楚,国内又没有可供查询的中文资料,只能从英文资料啃起。”谈到那段艰苦的岁月,他不禁皱起了眉头,“当时工资水平比较低,没有项目支持,信息网络又不发达,想获得一套完整的参考资料很困难,更不用说什么大型实验设备和科研条件。”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这倒锻炼了我的口才,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我经常深入工矿企业,参与科研攻关,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也争取到企业的赞助,他们出资支持我的研究,帮我购置实验设备。”就是这样一个苦中作乐、自我解压的苏现波,坚定地走在科研的路上。
不忘初心,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点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身处艰难境地,即使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也未曾动摇他在煤层气领域研究的决心。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自1998年拿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起,苏现波逐渐走在了煤层气研究领域的前沿。目前,他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取得的科研成果可谓丰厚。
基于前期的探索和积淀,苏现波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参与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学科型教材———《煤层气地质学》。“只做基础理论研究,我们与国内一些985高校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我们要走一条理论先行、技术跟进、装备支撑、服务产业的研究之路。”靠着这个理念,苏现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奔走在各大煤矿企业与矿井之间。2011年,他的团队与企业合作施工我国第一口沿煤层气顶板的水平井,并取得预期成果。如今项目已经进入推广阶段,在山西左权建立的煤系气开发先导性试验区取得显著成功,在皖北把煤层气井二次改造为煤系气井正在进行,后续还将在四川、山西等地进行更大面积的实验和推广。谈到这些,苏现波难掩激动,“如果项目推广成功,我国的煤层气的产业化会以我们的技术为核心走下去,也会进一步提升学校在煤层气领域的地位。”
随着煤矿形势的好转,苏现波与他的团队研发的装备技术推广也更加容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购他们的研发成果。一路走来,苏现波在煤层气地质学、煤层气开发工艺以及煤层瓦斯灾害预测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成绩,这归功于他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井下水力压裂技术是他2004年提出的,该项目2008年落地,到今年才进入系统应用阶段。他幽默地称自己用了“解放战争”的时间让项目落地,又用了“抗日战争”的时间才赶走阻碍实验成功的“鬼子”,当然,这中间既有自己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有多少次野外受难、多少次实验失败、多少次夜不能眠,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就是一股“现在放弃,前期的努力就白费,前面的罪也白受了”的拗劲,让他战胜了一次次的考验,让他拥有了双通道瓦斯抽采钻冲扩一体化装备、瓦斯抽采孔修复增透作业机、瓦斯智能排水气驱装置等一系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装备和技术,为我国煤系气的市场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和装备支撑。
十年磨一剑,在最难的时候不忘初心、不言放弃。“这几十年还是做了一些事,也证明了我们从理论到技术、装备再到产业化的思路是对的。”苏现波动容地说,“时间最能解决问题,实在进展不下去,就短暂的搁置,或者换个环境试试,再不行就去别的研究领域里看看。”他不追逐名利,不急不躁,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研究,实验推进顺利就多跑跑矿井,不太顺利时就多写写文章。迄今,他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申请专利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科研的事,绝容不得半点马虎
苏现波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严”。他说,“我们团队里有些规矩在外人看来是很‘过火’的。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打造一支战斗力强的科研队伍,纪律、规矩必不可少。”在苏现波看来,团队成员要有高尚的品德素质,时刻坚持创新理念,将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保持一致,用责任心贯穿研究始终,这四个要求与团队纪律加在一起,缺一不可。“在遴选团队成员时,我们尽量追求专业对口,但个人的品德素质具有‘一票否决权’。只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个人品行素养的人组成的团队,才能拧成一股绳,才具有战斗力。”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来帮助和培养团队中的青年教师成长,从找准研究方向和在团队中的目标定位,到细心指导他们申请科研基金;从撰写基金申请文本、科研论文到项目结题报告,事无巨细,有时甚至是一字一句地和青年教师一起讨论、一起熬夜修改,力求完美。因为,在他的眼里“科研的事情,绝容不得半点马虎。”
“铁打”的科研团队,为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提供了人才保障。苏现波深知实验室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为此,他殚精竭虑,多方奔走。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苏现波主持申办了我校第二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河南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获批全国煤层气工程专业试点;2010年,他的团队获批河南省首批煤层气工程研究团队;2012年,获批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这一系列学科平台建设成绩的取得,都凝聚了他巨大的心血,也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教学相长,学生激发了创新的灵感
以教学、科研、育人为本分,苏现波总是说,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学生能在学校学到真本领,踏上社会后能健康快乐地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他十分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课堂,每年都主动要求给本科生上课,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武装学生、激励学生,让学校成为学生心中的知识殿堂和创新“圣地”。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这是苏现波一以贯之的原则。他认为,“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时候令人头疼的科研难题就是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有了解决的灵感。”
从指导第一个研究生到现在已经过去近二十年,对于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他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论,“理论培养是基础,掌握研究方法和创新理念是必备技能,正所谓‘授人以渔’”,苏现波如是说,“做我的研究生,就一个字‘累’。不仅要用心扩充知识面,还要下大力气掌握研究方法。研究生课题组基本每双周进行一次主题讨论,或汇报研究进展,或交流科研心得。”提起对研究生的希望,他说,“我们要努力把每一名研究生都培养成为优秀的领队人,把团队建成‘铁打的营盘’,让他们一直保持‘亮剑’精神,坚定地把研究做下去。”
工作、科研和生活,在他眼里从来都是不矛盾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现在的他更加热爱生活,注重健康。采访中,他笑着说:“五十年代搞地质的人常说,‘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四十年’,现在到了我这个年龄就要注重锻炼,我先是戒掉了抽了三十年的烟,然后坚持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健步行走十公里,既能消除疲劳、释放压力,又愉悦了身心,增强了体质。”对于未来,他已然运筹帷幄,却仍在为未来进行周密的规划……醉心于科学事业,致力于培养人才,他用时间书写了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科研事业的热爱与激情,谱就了人民教师最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