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他30年如一日,躬耕于教学改革第一线,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师德,诠释着为师者应有的内涵;作为研究人员,他是我国瓦斯地质学科的开创者之一,为我国瓦斯地质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有1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拥有2项国家专利……
——他,就是河南理工大学教授张子戌。“获得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对张老师来说,可谓是名至实归。”当得知张教授获得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时,他的同事和学生都这样说。
一、教比天大:传道,授业,解惑,师者的天职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早在1000多年前,大文学家韩愈如是说。作为一名从教30年的高校教师,张子戌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并笃信一个理念,那就是“教”比天大。在他看来,传道,即授人以德,以德导之,“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授业,即授人以学,以学教之,使之具备专业素养,并能够凭此立业;解惑,即解答学生们心中的困惑,使之不困于内,不惑于外。因此,张子戌教授在日常教学以及和学生接触过程中,十分注意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在学生眼里,张子戌教授是一位儒雅的大师,可敬的学者。听张子戌教授的课,学生有一个普遍的感受,那就是他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在很多老师看来,在黑板上为学生展示图例,只要形象生动、大差不差、学生能懂就行,一般用不着多么的精确。但张子戌教授不这样认为。张子戌教授的图例不仅仅形象生动,而且每次上课都会带上自己用了多年的三角板和直尺,为的就是追求画图时的准确,同时也向学生传达一种工作时严谨认真的态度。张子戌教授常常告诫学生,大家将来都是要做工程师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图上差错一毫米,在实际应用时可能要错上百倍、千倍,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每当有学生对讲解内容产生疑问时,张子戌教授总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讲解,黑板上的图擦了再画,画了再擦,依然是三角板加直尺,精确到毫米,直到学生完全明白为止。他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让很多年轻教师都深感敬佩。
多年来,张子戌教授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周三晚上7点到9点都准时在教师休息室为学生答疑。刚开始时,同学们都觉得课程简单,对张老师的答疑也不以为然,有的学生还劝张老师不必每周三都守在教师休息室。张老师则坚持认为,不可能每位学生都没有疑问,万一有学生来问问题怎么办。他告诉学生,刚接触这门课,开头或许简单些,往后会越来越难。虽然还是没有学生前来问问题,但那间教师休息室的灯光依旧会在周三晚亮起。张子戌教授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使学生深受感动。果然,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讲授的深入,来找张老师答疑的学生越来越多。
张子戌教授细心、敬业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全校也是出了名的。2007年3月,张子戌教授带领两名学生到河北省邯郸市陶二矿做一个课题。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早上8时,张教授和两名学生乘坐罐车深入到地下1000多米以下的矿井里,对数据采集点逐个查验、记录,一直忙到下午6点才升井,连中午饭都忘记吃了。其中一位学生告诉记者:“说实话,像这样的事情,由学生下井采集数据就可以了,张老师已经50多岁了,完全没有必要亲自下井,而且一忙就是10个小时,即便是年轻人也不一定能吃得消。”学生还告诉记者,只要是能亲自做的事情,张老师从来都是亲历亲为。张子戌教授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他的学生和年轻教师影响都很大。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使同学们能够听得懂,张子戌教授在讲授过程中,尽量多举实例,有时还带学生外出进行实地考察,把课堂延伸到教室之外。为了满足地质学课程教学需要,更形象直观地展示地质演变过程,张子戌教授倡议并参与筹建了“地质陈列馆”和“痕迹化石陈列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馆藏丰富、国内一流的地球科学馆。为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地质学理论,在张子戌教授的努力下,河南理工大学在嵩山和云台山两个世界地质公园设立了实践基地。在对两个实践基地充分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张子戌和他的团队构建了完整的基础地质学实践教学体系。
从教三十年来,张子戌教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以其讲义为蓝本编著的《矿井地质学》被列入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主持完成的“《瓦斯地质》新学科与课程建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计划项目“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编写的《矿井地质制图》一书获煤炭工业部优秀教材三等奖;2007年又先后获得河南省教学名师奖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目前,以张子戌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煤田地质与瓦斯地质”教学团队已经顺利通过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评审,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二、心系科研:继承,发展,创新,师者的本分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张子戌教授认为高校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他认为,作为高等学校科研人员,更应该肩负起这个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当前,煤炭仍是世界主要能源;在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约占67%。而在煤矿频发的各种事故中,伤亡和损失最大的往往是矿井瓦斯灾害,因此,瓦斯灾害治理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专家就提出瓦斯是地质作用的产物这一观点,并筹建课题组,开始系统地对瓦斯地质进行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而张子戌教授当时作为最年轻的课题组核心成员,参与了瓦斯地质基础研究和瓦斯地质学科的创建工作。从那时开始,张子戌家的灯常常通宵长明。采访中,张子戌教授的学生告诉记者,多年来,张老师习惯于从夜里12点开始工作,一直到凌晨,因为这时候,夜深人静,是做学问、搞研究最好的时间。
苦心人,天不负。13年的披肝沥胆、4700多个日夜的呕心沥血,终于结下硕果。1990年,张子戌教授作为第三作者,与彭立世、袁崇孚两位教授共同编著的国内第一部瓦斯地质学术专著《瓦斯地质概论》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先后被评为省教育厅专著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作为一位年轻有为的学者,张子戌教授并没因此自满,而是继续奋力前进。而国家煤炭安全生产日益严峻的形势、频发的矿难,更为张子戌在科研之路上的跋涉增添了勇气和动力。
夜夜青灯孤影长作伴,科研征途多艰辛;日日仪器书卷总相陪,学术道路少坦途。创新之路使张子戌备感艰辛, 同时也乐在其中,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张子戌教授参与编制的《1:200万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受到国内外很多专家的赞誉和好评,被中联煤气公司、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多家国际组织引用,江泽民同志1993年参观中国煤层瓦斯地质图时颔首称赞。
——其主持的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煤与瓦斯突出的构造地质标志及突出危险性预测研究”、“MQ-1型煤强度测定仪”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平顶山十矿北翼瓦斯地质规律研究”、“井田地质构造及煤层要素变化与瓦斯突出关系的研究”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研究”获国家煤炭工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开发研制的瓦斯突出预测仪器“煤强度测定仪”、“一种锪平器”获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
目前,张子戌教授还主持着国家“973”项目“高温、高压条件下煤吸附瓦斯的数值模型与瓦斯在多相介质耦合体系中的动态平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的微观结构与含水性变化对甲烷吸附的动态控制机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专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瓦斯治理专项等10余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张子戌教授看来,一项项科研成果就是一步步阶梯,更是吹响向科学进军的一声声号角,让他不畏艰难,跋涉探索,始终奋战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三、爱比海深:大学,大师,大爱,师者的胸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部部长周济这句话在张子戌教授那里得到了印证。“勤奋是成功的前提,爱心是教师的灵魂。”张子戌教授在“名师心得”中这样写道。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其学识高低,都要时刻把“爱”字挂在心头,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这是对教师最根本的要求。张子戌教授说:“爱学生不但要教给他们知识,更要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要从学习、思想、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
有一次,张子戌教授带领学生到某煤矿井下进行生产实习,升井时恰逢井下工人交接班,现场比较混乱,为保证学生安全,张教授精心指挥学生逐一上罐。在学生全部安全升井后,张教授才上了最后一罐。不料,在升井过程中突然发生坠罐事故,罐笼被卡在半空近1个小时。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坠罐。危急关头,张教授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巧妙地处理了事故,使罐笼安全降落到井底。当他沿着风井,在黑暗中历时四个多小时一步步爬到地面时,紧张地守在井口的学生,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们在感到紧张和后怕的同时,更多的是说不出的感动。多年后,当师生相聚,同学们提起此事时,张教授则语气平静地说:“带同学们下井,首先一点就是要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些都是下井的小事,没有什么。”知道此事的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如果最后升井的是学生,面临突发事故,难免会惊慌失措,若处置不当,说不定还会发生更严重的事故,实在难以想象,想想真是害怕,也为张老师捏了一把汗。直到今天,当时经历过这件事的许多学生,都非常感谢张教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2004年的一天,张子戌教授突然收到一封匿名电子邮件,自称是02级学生。信中通过对自己大学生活的描述和看法,认为自己“现在活着就是行尸走肉”,“对人生、生死很是迷惑,不知为什么而活着”,整封信充满了消极悲观的情绪。读完信后,张教授感到很意外,他认为,虽然自己仅是一名任课教师,但既然学生思想上出现了问题,又向自己求教,就应该认真解答。但是,“人生”、“生死”是个大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如果哪句话说得不合适,可能会引起学生情绪的进一步消极。为了先稳定情绪,张教授先给这名学生回了一封短信,要他不要着急,第二天一定回信。张教授在回信中没有直接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个大问题,他首先告诉这位学生,人作为地球上最高形式的生物,除了物质生活的追求,还应该有更高的思想和精神追求,追求幸福和快乐、理想和正义。为使学生能明白这个道理,张教授还以自己女儿高考失利进入一所一般大学读书为例,介绍了她不气馁,通过自己的努力,毕业后最终进入北京一家跨国公司工作的奋斗历程。张教授告诉这位学生:“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我们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热爱他人。既要积极进取,不断有新的奋斗目标,也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能把标准定得过高,以免造成失落;生活上要知足,适可而止。”在信的最后,张教授幽默地说:“女儿工资现在已是我的两倍,有机会我也想问问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听听她的回答。”后来又通过几次的通信,这位学生最终端正了生活态度,走上了奋发学习的成才之路。张老师说,至今,他也不知道这位学生的名字。
在校园里,学生们总能看到张子戌教授骑着一辆老式自行车上班的身影。很多同学不解,认为像张教授这样的教学名师,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有能力也应该开个小车,起码不用骑这么旧的自行车。张子戌教授不这样认为,他觉得,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在这方面成为学生的榜样。当听到有学生这样问的时候,张子戌教授却反过来关心起了学生,劝学生要早上早点起来,吃了早饭再去上课;少上些网,省下些钱买辆自行车,上课的时候就不会显得那么匆忙了。在河南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张子戌教授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但这间办公室从拿到钥匙那天起,就成了学生的自习室。研究生学习、研究、做论文需要一个安静的场所,有时候还需要在电脑上制图、上网查阅资料。为了使学生能够有这样一个空间,张子戌教授主动把学院给自己的教授办公室给学生用,并为每位研究生配了一把钥匙,自己做研究、备课则只能在家里。这些学生以张老师为他们腾出办公室的这种精神作为奋发学习的动力,将张老师给自己的钥匙当作一届届学生的接力棒。就这样,从张子戌教授那间办公室里走出去的研究生一茬接一茬。
三十春秋,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百万飞燕鸣春晓。30年来,张教授教过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数千人,毕业后有的已走上厅、局级领导岗位,有的已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的则成为大中型企业的老总或技术骨干,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像张子戌教授一样,严谨认真,默默为社会努力奉献着。
当问及获得全国教学名师奖有何感想时,张子戌教授谦虚地说:“获得教学名师奖,是学校近几年又好又快发展的结果,是学校的荣誉。但对我个人,这个头衔有点大,有点重,我只是全校1300余名教师中普通的一员。”张教授动情地说,“国家教学名师奖是给高校教师一次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的机会,我代表学校拿到这个奖,压力很大。我今年59岁了,‘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用我的余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